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漢莫拉比法典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漢莫拉比法典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漢謨拉比法典有哪些主要內容和特點
漢謨拉比法典基本內容;
一、社會結構體現了早期奴隸製社會的特點。巴比倫人分為三級:1.自由民上層(阿維魯穆),享有完全的權利;2.無公民權的自由民(穆什欽努),法律地位較阿維魯穆低,但也享有很多特權;3.奴隸(包括:王室奴隸、自由民所屬奴隸、公民私人奴隸)。
二、國有與有限度的私有並存的土地製度。
三、以契約為基礎的買賣婚姻製度;實行家內繼承製度。
四、巴比倫王國債的主要形式是契約。
五、法典規定的刑罰手段極為殘酷。
六、一些法律條例1.倘自由民宣誓揭發自由民之罪,控其殺人而不能證實,揭發者應處死;2.自由民在訴訟案件中提供罪證,而所訴無從證實,倘案關生命問題,應該處死;3.倘法官審理案件做出判決後又更改,則應揭發其罪行,並撤消法官席位,終身不再錄用。
七、兩個原則:漢謨拉比法典建立在兩個最著名的原則基礎上,即“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同態複仇)和“讓買方小心提防”。
漢謨拉比法典的特點:
1、遵循“以牙抵牙,以眼還眼”的原則。打瞎別人的眼睛,就必須被打瞎眼睛作為處罰;被別人打斷了腿,就可以打斷別人的腿作為補償;甚至害死了別人的兒子,則他自己的兒子也要被處死。
2、上麵條款適應的範圍隻限於身份相等的人之間。法典將人分成奴隸主、自由民和奴隸幾個等級,上等級的人相對於下等級者享有更多的權利和承擔更少的義務,犯相同的罪時處罰也較輕。
3、強調國家對臣民的嚴格控製。逃避兵役的人一律處死;逃跑的奴隸和庇護他們的人要處死;破壞橋梁水利的人將受到嚴厲處罰直到處死等。
擴展資料:
《漢謨拉比法典》(TheCodeofHammurabi)是中東地區的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約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頒布的法律匯編,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較為完整地保存下來的成文法典。
《漢謨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長1.65米,底部周長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漢謨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結語三部分組成,序言和結語約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語言豐富,詞藻華麗,充滿神化、美化漢謨拉比的言辭,是一篇對國王的讚美詩。正文包括282條法律,對刑事、民事、貿易、婚姻、繼承、審判等製度都作了詳細的規定。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漢謨拉比法典
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
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
法典包括序言、正文、結尾三部分。序言充滿神化、美化漢謨拉比的言辭。
正文包括282條法律,涉及現代意義上的訴訟法、民法、刑法、婚姻法等內容,意在調解自由民之間的財產占有、繼承、轉讓、租賃、借貸、雇傭等多種經濟關係和社會、婚姻關係。
它典型地體現了古東方諸法合體、民刑不分的特點,法典對債務奴隸製和高利貸有所抑製,限製對小生產者過分的掠奪,以免動搖兵源和稅源。
《漢謨拉比法典》是古東方法從習慣法階段進入成文法階段的體現。它獨立於宗教之外,以強製性規範確立奴隸主階級的統治秩序,有效調整古東方早期奴隸製國家的社會關係。其法律特征之鮮明、條文規定之縝密、文字表述之準確,都是人類其他早期法所不能比擬的。
《漢謨拉比法典》體現了刑法的殘忍與嚴苛,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同現代法律的人道主義精神、平等精神是不同的。
其前言內容“要讓正義之光照耀大地,消滅一切罪與惡,使強者不能壓迫弱者。”看似表達出了該部法典的公正公平,人人平等。但通過其內容可以發現該法典是實則是在保護皇權貴族和奴隸主本身。
其內容中:“若貴族使平民及奴隸的眼睛受損可以免於賠款,無需賠償;平民之間使對方眼睛受損則需要讓自己的眼睛受到同樣的損傷;平民使得奴隸的眼睛受損隻需要賠付一半的費用;奴隸將貴族的眼睛損壞則要在耳內灌油灌鉛。”——種種不公平的條款其實反映了當時的階級歧視、奴隸製度而不是公平的法律。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